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

李之仪 李之仪〔宋代〕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偶尔我登上凌歊台向远处眺望,发现春天的时光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眼前的重重山峦和蜿蜒江水更加让人心醉神迷。风儿吹得花瓣翩翩起舞,姿态万千,而烟雾中的柳絮飘落时却几乎不留痕迹。
今年以来,我心中的伤感已经够多了,哪里还承受得了那些旧时的怨恨依然留在心头。满腔的愁绪又能和谁倾诉呢?恐怕只有台下的那些草儿,不懂得思念远方的王孙吧。

注释
春光:春天的风光、景致。
销魂:灵魂离开肉体,形容极其哀愁。
烟絮:飘忽如烟的柳絮。
那堪:怎堪;怎能禁受。
不解:不懂,不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首词,作于李之仪居今当涂期间的某年春天。

  凌歊台,南朝宋孝武帝曾建避暑离宫于此。实际上,凌歊台并不很高(据《太平寰宇记》载仅高四十丈 ),只是因周围平旷,才望得很远。李之仪的这首词就是登此台远望之所得。目的在借景发挥,借登凌歊台以抒发内心的感慨。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 。”起首用“偶向”二字,便透露出他平时幽居抑郁的心情。李之仪虽身在江南,心犹念汴京和故土(李之仪的家乡在今山东无棣 )。登高以眺远,自难免引起万千感触。但词人仅用“春光已过三分”一句概括他种种思绪,把无穷的空间感化作有限的时间感,从而收到含蓄蕴藉的审美

展开阅读全文 ∨
李之仪

李之仪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842篇诗文  50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对酒

陆游 陆游〔宋代〕

闲愁如飞雪,入酒即消融。
好花如故人,一笑杯自空。
流莺有情亦念我,柳边尽日啼春风。
长安不到十四载,酒徒往往成衰翁。
九环宝带光照地,不如留君双颊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苏轼 苏轼〔宋代〕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

文天祥 文天祥〔宋代〕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骂贼张巡,爱君许远,留取声名万古香。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
人生翕歘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流芳。古庙幽沉,仪容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