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二十世纪太平洋歌

朝代: 作者:梁启超
亚洲大陆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
尽瘁国事不得志,断发胡服走扶桑。
扶桑之居读书尚友既一载,耳目神气颇发皇。
少年悬弧四方志,未敢久恋蓬莱乡。
誓将适彼世界共和政体之祖国,问政求学观其光。乃于西历一千八百九十九年腊月晦日之夜半,扁舟横渡太平洋。
其时人静月黑夜悄悄,怒波碎打寒星芒。
海底蛟龙睡初起,欲嘘未嘘欲舞未舞深潜藏。
其时彼士兀然坐,澄心摄虑游窅茫。
正住华严法界第三观,帝网深处无数镜影涵其旁。蓦然忽想今夕何夕地何地,乃是新旧二世纪之界线,东西两半球之中央。
不自我先不我后,置身世界第一关键之津梁。
胸中万千块垒突兀起,斗酒倾尽荡气回中肠。
独饮独语苦无赖,曼声浩歌歌我二十世纪太平洋。巨灵擘地鑱鸿荒,飞鼍碎影神螺僵。
上有抟土顽苍苍,下有积水横泱泱,抟土为六积水五,位置落错如参商。
尔来千劫千纪又千岁,倮虫缘虱为其乡。
此虫他虫相间天演界中复几劫,优胜劣败吾莫强。主宰造物役物物,庄严地土无尽藏。
初为据乱次小康,四土先达爰滥觞。
支那印度邈以隔,埃及安息侯官严氏考定小亚细亚即汉之安息,今从之。邻相望。
地球上古文明祖国有四:中国及印度、埃及、小亚西亚是也。
厥名河流文明时代第一纪,始脱行国成建邦。
衣食衎衎郑白沃,贸迁仆仆浮茶梁。
恒河郁壮殑伽长,扬子水碧黄河黄。
尼罗埃及河名。
一岁一泛溉,姚台姚弗里士河、台格里士河皆安息大河名。
蜿蜿双龙翔。
水哉水哉厥利乃尔溥,浸濯暗黑扬晶光。
此后四千数百载,群族内力逾扩张。
乘风每驾一苇渡,搏浪乃持三岁粮。
汉书《西域传》言:“渡西海不得风,或三岁乃达。”
西海即地中海也。
就中北辰星拱地中海,葱葱郁郁腾光铓。
岸环大小都会数百计,积气淼淼盘中央。
自余各土亦尔尔,海若凯奏河伯降。
波罗的与亚剌伯,二海名。
西域两极遥相望。
亚东黄渤谓黄海、渤海。
壮以阔,亚西尾闾身毒洋。
谓印度洋。
斯名内海文明时代第二纪,五洲寥邈殊未央。
蛰雷一声百灵忙,翼轮降空神鸟翔。
哥伦布初到美洲,土人以为天神,见其船之帆,谓为翼也。
咄哉世界之外复有新世界,造化乃尔神秘藏。
阁龙日本译哥伦布以此二字。
归去举国狂,帝国挟帜民赢粮。
谈瀛海客多于鲫,莽土倏变华严场。
朅来大洋文明时代始萌蘖,亘五世纪堂哉皇。
其时西洋谓大西洋。
权力渐夺西海谓地中海,用汉名也。
席,两岸新市星罗棋布气燄长虹长。
世界风潮至此忽大变,天地异色神鬼瞠。
轮船铁路电线瞬千里,缩地疑有鸿秘方。
四大自由谓思想自由、言论自由、行为自由、出版自由。
塞宙合,奴性销为日月光。
悬崖转石欲止不得止,愈竞愈剧愈接愈厉卒使五洲同一堂。
流血我敬伋顿曲,觅得檀香山、澳大利亚洲者,后为檀岛土民所杀。
冲锋我爱麦寨郎。
以千五百十九年始绕地球一周者。
鼎鼎数子只手挈大地,电光一掣剑气磅礴太平洋。太平洋,太平洋,大风泱泱,大潮滂滂。
张肺歙地地出没,喷沫冲天天低昂。
气吞欧墨者八九,况乃区区列国谁界疆。
异哉似此大物隐匿万千载,禹经亥步无能详。
毋乃吾曹躯壳太小君太大,弃我不屑齐较量。
君兮今落我族手,游刃当尽君所长。
吁嗟乎,今日民族帝国主义正跋扈,俎肉者弱食者强。
英狮俄鹫东西帝,两虎不斗群兽殃。
后起人种日耳曼,国有余口无余粮。
欲求尾闾今未得,拚命大索殊皇皇。
亦有门罗主义北美合众国,潜龙起蛰神采扬。
西县古巴东菲岛,中有夏威八点烟微茫。
太平洋变里湖水,遂取武库廉奚伤。
蕞尔日本亦出定,座容卿否费商量。
我寻风潮所自起,有主之者吾弗详。
物竞天择势必至,不优则劣兮不兴则亡。
水银钻地孔乃入,物不自腐虫焉藏。
尔来环球九万里上一沙一草皆有主,旗鼓相匹强权强。
惟余东亚老大帝国一块肉,可取不取毋乃殃。
五更肃肃云雨霜,鼾声如雷卧榻傍。
诗灵罢歌鬼罢哭,问天不语徒苍苍。
噫嚱吁,太平洋,太平洋,君之面兮锦绣壤,君之背兮修罗场。
海电兮既没,舰队兮愈张。
西伯利亚兮,铁路卒业,巴拿马峡兮,运河通航。尔时太平洋中二十世纪之天地,悲剧喜剧壮剧惨剧齐鞈鞺。
吾曹生此岂非福,饱看世界一度两度兮沧桑。
沧桑兮沧桑,转绿兮回黄。
我有同胞兮四万五千万,岂其束手兮待僵。
招国魂兮何方,大风泱泱兮大潮滂滂。
吾闻海国民族思想高尚以活泼,吾欲我同胞兮御风以翔。
吾欲我同胞兮破浪以飏。
海云极目何茫茫,涛声彻耳逾激昂。
鼍腥龙血玄以黄,天黑水黑长夜长。
满船沉睡我徬徨,浊酒一斗神飞扬。
渔阳三叠魂憯伤,欲语不语怀故乡。
纬度东指天尽处,一线微红出扶桑,酒罢诗罢但见寥天一鸟鸣朝阳。
zhōu yǒu shì
míng rèn gōng xìng liáng
jìn cuì guó shì zhì
duàn zǒu sāng
sāng zhī shū shàng yǒu zǎi
ěr shén huáng
shǎo nián xuán fāng zhì
wèi gǎn jiǔ liàn péng lái xiāng
shì jiāng shì shì jiè gòng zhèng zhī guó
wèn zhèng qiú xué guān guāng
nǎi 西 qiān bǎi jiǔ shí jiǔ nián yuè huì zhī bàn
biǎn zhōu héng tài píng yáng
shí rén jìng yuè hēi qiāo qiāo
suì hán xīng máng
hǎi jiāo lóng shuì chū
wèi wèi shēn qián cáng
shí shì rán zuò
chéng xīn shè yóu yǎo máng
zhèng zhù huá yán jiè sān guān
wǎng shēn chù shù jìng yǐng hán páng
rán xiǎng jīn
nǎi shì xīn jiù èr shì zhī jiè xiàn 线
dōng 西 liǎng bàn qiú zhī zhōng yāng
xiān hòu
zhì shēn shì jiè guān jiàn zhī jīn liáng
xiōng zhōng wàn qiān kuài lěi
dòu jiǔ qīng jìn dàng huí zhōng cháng
yǐn lài
màn shēng hào èr shí shì tài píng yáng
líng chán hóng 鸿 huāng
fēi tuó suì yǐng shén luó jiāng
shàng yǒu tuán wán cāng cāng
xià yǒu shuǐ héng yāng yāng
tuán wéi liù shuǐ
wèi zhì luò cuò cān shāng
ěr lái qiān jié qiān yòu qiān suì
luǒ chóng yuán shī wéi xiāng
chóng chóng xiàng jiān tiān yǎn jiè zhōng jié
yōu shèng liè bài qiáng
zhǔ zǎi zào
zhuāng yán jìn cáng
chū wéi luàn xiǎo kāng
xiān yuán làn shāng
zhī yìn miǎo
āi ān hóu guān yán shì kǎo dìng xiǎo hàn zhī ān
jīn cóng zhī
lín xiàng wàng
qiú shàng wén míng guó yǒu zhōng guó yìn āi xiǎo 西 shì
jué míng liú wén míng shí dài
shǐ tuō háng guó chéng jiàn bāng
shí kǎn kǎn zhèng bái
mào qiān chá liáng
héng zhuàng qíng zhǎng
yáng shuǐ huáng huáng
luó āi míng
suì fàn gài
yáo tái yáo shì tái shì jiē ān míng
wān wān shuāng lóng xiáng
shuǐ zāi shuǐ zāi jué nǎi ěr
jìn zhuó àn hēi yáng jīng guāng
hòu qiān shù bǎi zǎi
qún nèi kuò zhāng
chéng fēng měi jià wěi
làng nǎi chí sān suì liáng
hàn shū 西 chuán yán 西 hǎi fēng
huò sān suì nǎi
西 hǎi zhōng hǎi
jiù zhōng běi chén xīng gǒng zhōng hǎi
cōng cōng téng guāng máng
àn huán xiǎo dōu huì shù bǎi
miǎo miǎo pán zhōng yāng
ěr ěr
hǎi ruò kǎi zòu jiàng
luó de
èr hǎi míng
西 liǎng yáo xiàng wàng
dōng huáng wèi huáng hǎi hǎi
zhuàng kuò
西 wěi shēn yáng
wèi yìn yáng
míng nèi hǎi wén míng shí dài èr
zhōu liáo miǎo shū wèi yāng
zhé léi shēng bǎi líng máng
lún jiàng kōng shén niǎo xiáng
lún chū dào měi zhōu
rén wéi tiān shén
jiàn chuán zhī fān
wèi wéi
duō zāi shì jiè zhī wài yǒu xīn shì jiè
zào huà nǎi ěr shén cáng
lóng běn lún èr
guī guó kuáng
guó jiā zhì mín yíng liáng
tán yíng hǎi duō
mǎng shū biàn huá yán chǎng
qiè lái yáng wén míng shí dài shǐ méng niè
gèn shì táng zāi huáng
shí 西 yáng wèi 西 yáng
quán jiàn duó 西 hǎi wèi zhōng hǎi
yòng hàn míng
liǎng àn xīn shì xīng luó yàn zhǎng hóng zhǎng
shì jiè fēng cháo zhì biàn
tiān shén guǐ chēng
lún chuán tiě diàn xiàn 线 shùn qiān
suō yǒu hóng 鸿 fāng
yóu wèi xiǎng yóu yán lùn yóu háng wéi yóu chū bǎn yóu
sāi zhòu
xìng xiāo wéi yuè guāng
xuán zhuǎn shí zhǐ zhǐ
jìng jiē shǐ 使 zhōu tóng táng
liú xuè jìng fán dùn
tán xiāng shān ào zhōu zhě
hòu wéi tán dǎo mín suǒ shā
chōng fēng ài mài zhài láng
qiān bǎi shí jiǔ nián shǐ rào qiú zhōu zhě
dǐng dǐng shù zhī shǒu qiè
diàn guāng chè jiàn páng tài píng yáng
tài píng yáng
tài píng yáng
fēng yāng yāng
cháo pāng pāng
zhāng fèi chū méi
pēn chōng tiān tiān áng
tūn ōu zhě jiǔ
kuàng nǎi liè guó shuí jiè jiāng
zāi yǐn wàn qiān zǎi
jīng hài néng xiáng
nǎi cáo tài xiǎo jūn tài
xiè jiào liàng
jūn jīn luò shǒu
yóu rèn dāng jìn jūn suǒ zhǎng
jiē
jīn mín guó zhǔ zhèng
ròu zhě ruò shí zhě qiáng
yīng shī é jiù dōng 西
liǎng dòu qún shòu yāng
hòu rén zhǒng ěr màn
guó yǒu kǒu liáng
qiú wěi jīn wèi
pīn mìng suǒ shū huáng huáng
yǒu mén luó zhǔ běi měi zhòng guó
qián lóng zhé shén cǎi yáng
西 xiàn dōng fēi dǎo
zhōng yǒu xià wēi diǎn yān wēi máng
tài píng yáng biàn shuǐ
suí lián shāng
zuì ěr běn chū dìng
zuò róng qīng fǒu fèi shāng liàng
xún fēng cháo suǒ
yǒu zhǔ zhī zhě xiáng
jìng tiān shì zhì
yōu liè xìng wáng
shuǐ yín zuàn kǒng nǎi
chóng yān cáng
ěr lái huán qiú jiǔ wàn shàng shā cǎo jiē yǒu zhǔ
xiàng qiáng quán qiáng
wéi dōng lǎo guó kuài ròu
nǎi yāng
gèng yún shuāng
hān shēng léi bàng
shī líng guǐ
wèn tiān cāng cāng
tài píng yáng
tài píng yáng
jūn zhī miàn jǐn xiù rǎng
jūn zhī bèi xiū luó chǎng
hǎi diàn méi
jiàn duì zhāng
西
tiě
xiá
yùn tōng háng
ěr shí tài píng yáng zhōng èr shí shì zhī tiān
bēi zhuàng cǎn tāng
cáo shēng fēi
bǎo kàn shì jiè liǎng cāng sāng
cāng sāng cāng sāng
zhuǎn 绿 huí huáng
yǒu tóng bāo wàn qiān wàn
shù shǒu dài jiāng
zhāo guó hún fāng
fēng yāng yāng cháo pāng pāng
wén hǎi guó mín xiǎng gāo shàng huó
tóng bāo fēng xiáng
tóng bāo làng yáng
hǎi yún máng máng
tāo shēng chè ěr áng
tuó xīng lóng xuè xuán huáng
tiān hēi shuǐ hēi zhǎng zhǎng
mǎn chuán chén shuì bàng huáng
zhuó jiǔ dòu shén fēi yáng
yáng sān dié hún cǎn shāng
huái 怀 xiāng
wěi dōng zhǐ tiān jìn chù
xiàn 线 wēi hóng chū sāng
jiǔ shī dàn jiàn liáo tiān niǎo míng cháo yá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作者介绍
梁启超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清朝光绪年间广东新会人。...详情
相关作品
近现代梁启超梁启超

平生最恶牢骚语,作态呻吟苦恨谁。


万事祸为福所倚,百年力与命相持。


立身岂患无余地,报国惟忧或后时。


未学英雄先学道,肯将荣瘁校群儿。


&n...

展开阅读全文V

平生最恶牢骚语,作态呻吟苦恨谁。
平生最讨厌发牢骚,惺惺作态无病呻吟这是在怨谁呢。

万事祸为福所倚,百年力与命相持。
世间万事, 福相依,人生百年努力与命运相伴相生。

立身岂患无余地,报国惟忧或后时。
不怕没地方安身立命,只担不能争先恐后地报国。

未学英雄先学道,肯将荣瘁校群儿。
没学如何成功人世,却学与世无争顺其自然, 不愿意逼着孩子们去争名夺利。

恶:讨厌。倚:相依。力:努力。

píng shēng zuì è láo sāo
zuò tài shēn yín hèn shuí
wàn shì huò wéi suǒ
bǎi nián mìng xiàng chí
shēn huàn
bào guó wéi yōu huò hòu shí
wèi xué yīng xióng xiān xué dào
kěn jiāng róng cuì xiào qún ér
近现代梁启超梁启超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自南宋以来的近千年里,诗歌领域中充斥着颓废、萎靡的风气,民族的战斗精神已消磨殆尽,国家的活力几乎枯竭。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陆游诗集中十分之九是描写从军的快乐,抒发战斗豪情的,从古至今称得上男子汉大丈夫的只有陆放翁一人。

诗界千年靡(mí)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靡靡:柔弱不振。兵魂:战斗精神。国魂:国家、民族的活力。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什九:十分之九。亘古:从古代到现在。

梁启超的《读陆放翁集》作于他一八九九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出走日本期间,写的是读陆游诗集引起的感慨。这里所选的是其中一首。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指出千百年来诗坛柔弱不振的总趋势。在这种柔媚纤弱的风气笼罩之下,那种刚健雄直的战斗性和勇于为国家献身的精神也消亡了。所谓「兵魂销尽国魂空」是「靡靡风」最突出的表现。作者格外强调这一点,乃在为下两句蓄势,抹倒「诗界千年」,正是为了突出一人。「集中十九从军乐」指诗题给出的《陆放翁集》。在「兵魂销尽国魂空」的「千年」诗界,唯有陆游的诗集里,十分之九都是抒写卫国从军的渴望和欢慰的。所以末句「亘古男儿一放翁」,使足笔力推崇陆游是从古至今的诗人中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诗末梁启超自注云:「中国诗家无不言从军苦者,惟放翁则慕为国殇,至老不衰」,将诗意说得就更明确了。全诗写得极为概括凝练,雄直警策,这些都表现为「诗界千年」同「一放翁」的艺术对比所显示出的鲜明性。

梁启超格外推崇爱国主义和为国而战的「尚武精神」,他认为「中国人无尚武精神」,表现在诗里,则所谓「诗界千年靡靡风」,因而他倡导「诗界革命」,欲改造文学,振作民气,达到救国拯民的目的。这首诗可说是其发自心声之作。

shī jiè qiān nián fēng
bīng hún xiāo jìn guó hún kōng
zhōng shí jiǔ cóng jūn
gèn nán ér fàng wēng
近现代梁启超梁启超

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


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

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
我乘船过太平洋见雨雾迷茫横贯亚洲美洲,远处水天相连浪涛好象在荡涤天地向东流去。

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
戊戌政变后的劫余人物不会被历史浪潮涤荡尽,今天我又怀着改革社会的雄心壮志作远游。

一雨纵横亘(gèn)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
纵横:形容雨雾迷茫,无边无际。亘:横贯,从此端直达彼端。二洲:指亚洲、美洲。太平洋东接美洲,西接亚洲。浪淘天地:形容浪涛好象在荡涤天地。

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xié)风雷作远游。
却余人物:指戊戌改变后的劫余人物,包括诗人自己。淘难尽:指维新变法的人物没有杀尽。风雷:诗人借以比喻自己怀有改良社会的雄心壮志。远游:指诗人远游美州。

这首诗据说是在革命斗争极其艰苦的情况下,作者写此诗作为联络暗号用的。

诗的起句就点题,并表现出一股恢宏的气势:天宇之大,一雨能够延绵亚美二洲。也就是说,在太平洋上遇到的雨,既洒落在此去之美洲上,又洒在已离之亚洲上。此去的美洲如何,暂时按下。已离之亚洲,则令诗人浮想联翩,绾今及古,于是以“浪淘天地入东流”承接,第一二句联系紧密,结构更显紧密。而第二句把雨中的亚洲大地那种壮阔的景色展现在读者面前,诗人设想那洒在亚洲中华国土上的雨,必定激起滔天巨浪,滚滚东流,“浪陶天地”,这是何等的气魄,“入东流”,则又指明了了天地运行的真理,也预示着位于世界东方的中华民族定当掀起一波铺天盖地的巨浪。而这句诗又自然而然地与苏东坡的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赤壁怀古》)联系起来。但诗人并不苟同于坡仙的怀古伤今,于是转出新意:“却余人物淘难尽。”“却”字关联上句,使本句意思格外突兀:自信自己虽是戊戌劫余的人物,但决不会像千古风流人物那样,瞬息即被历史之波浪长流所淘尽。但也就是这种突兀,更能将作者自己与古代的风流人物之间那种反差体现出来,于是,诗的最后一句“又挟风雷作远游”,便表示了自己壮志未泯,此番远游美洲决不消极逃遁,而是另有一种风雷大志包藏胸中。风雷本是一种自然天象,风雷大作则宇宙震颤,以往的古诗中常用以表示大有作为之意,而作者正是要借风雷这种惊天动地的现象来表明自己立志开创一番宏图伟业的决心。此句在这里,出自一个在戊戌变法中遭到惨败的重要人物之中,这种反差更震撼人心。

整首诗托雨写志,表现了作者并不因为变法维新运动的失败而退缩,胸怀远大目标,一往无前的精神。由平常的景带出不平常的情。立足于太平洋之上,遥视亚美二洲;身处政治逆境之中。而思及古今,更展望未来。境界开阔,情怀高远,有一种奔放热情溢于字里行间。

zòng héng gèn èr zhōu
làng táo tiān dōng liú
què rén táo nán jìn
yòu jiā fēng léi zuò yuǎn yóu
近现代梁启超梁启超

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子。


瀚海飘流燕,乍归来、依依难认,旧家庭院。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相对向、斜阳凄怨。欲诉奇愁无可诉,算兴亡、已惯...

展开阅读全文V

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子。
丁未年五月回国,立刻东渡日本,又写给在上海的子女。

瀚海飘流燕,乍归来、依依难认,旧家庭院。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相对向、斜阳凄怨。欲诉奇愁无可诉,算兴亡、已惯司空见。忍抛得,泪如线。
大海渺茫燕子飞来,忽然回来,依稀难认,哪是旧家庭院。只有旧时花间伴侣尚在,一行燕子毛羽参差燕尾如剪。互相面对,正夕阳西下凄凉哀怨。想倾诉那特异的忧愁又无处可诉,算起兴亡事,已是司空见惯。哪忍心抛却,眼泪如线流不断。

故巢似与人留恋。最多情、欲黏还坠,落泥片片。我自殷勤衔来补,珍重断红犹软。又生恐、重帘不卷。十二曲阑春寂寂,隔蓬山、何处窥人面?休更问,恨深浅。
老巢好像最使人留恋。最多情,要含泥粘巢却又坠,落下片片含泥。我自愿辛勤劳苦衔泥来补,可又爱惜落花那新泥尚软。又担心,重帘不卷。十二曲栏杆尚在可春光寂寞,远隔那蓬莱山,到哪里去窥见人面?不要再问,那愁恨的深和浅。

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子。
丁未:光绪三十三年(1907)。梁启超于戊戌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越九年(丁未)归国,其时国事日非。次年(1908)再度东渡,是年光绪帝病死。

瀚(hàn)海飘流燕,乍归来、依依难认,旧家庭院。惟有年时芳俦(chóu)在,一例差池双剪。相对向、斜阳凄怨。欲诉奇愁无可诉,算兴亡、已惯司空见。忍抛得,泪如线。
瀚海:浩瀚的海。俦:同辈之人。差池双剪:燕尾如剪。

故巢(cháo)似与人留恋。最多情、欲黏还坠,落泥片片。我自殷勤衔来补,珍重断红犹软。又生恐、重帘不卷。十二曲阑(lán)春寂寂,隔蓬山、何处窥人面?休更问,恨深浅。
断红:指落花。十二曲阑:《阑通栏》。蓬山:即蓬莱,神山名。

此词作者以瀚海飘流燕自喻,抒发对国事的感慨。上片“依依难认,旧家庭院”,写作者东渡归来时心情。“年时芳俦”至“泪如线”写当年变法同伴象“差池双剪”的燕子,“相对向”无限凄怨。下片抒发感慨,含蓄蕴藉,语意双关。

dīng wèi yuè guī guó
xuán dōng
què shàng zhū
hàn hǎi piāo liú yàn
zhà guī lái nán rèn
jiù jiā tíng yuàn
wéi yǒu nián shí fāng chóu zài
chà chí shuāng jiǎn
xiàng duì xiàng xié yáng yuàn
chóu
suàn xìng wáng guàn kōng jiàn
rěn pāo
lèi xiàn 线
cháo rén liú liàn
zuì duō qíng nián hái zhuì
luò piàn piàn
yīn qín xián lái
zhēn zhòng duàn hóng yóu ruǎn
yòu shēng kǒng zhòng lián juàn
shí èr lán chūn
péng shān chù kuī rén miàn
xiū gèng wèn
hèn shēn qiǎn
近代梁启超梁启超

韭莱花开心一枝,花正黄时叶正肥。
愿郎摘花连叶摘,到死心头不肯离。

jiǔ lái huā kāi xīn zhī
huā zhèng huáng shí zhèng féi
yuàn láng zhāi huā lián zhāi
dào xīn tóu kěn
更多关于梁启超的古诗>>
亚洲大陆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 尽瘁国事不得志,断发胡服走扶桑。 扶桑之居读书尚友既一载,耳目神气颇发皇。 少年悬弧四方志,未敢久恋蓬莱乡。 誓将适彼世界共和政体之祖国,问政求学观其光。乃于西历一千八百九十九年腊月晦日之夜半,扁舟横渡太平洋。 其时人静月黑夜悄悄,怒波碎打寒星芒。 海底蛟龙睡初起,欲嘘未嘘欲舞未舞深潜藏。 其时彼士兀然坐,澄心摄虑游窅茫。 正住华严法界第三观,帝网深处无数镜影涵其旁。蓦然忽想今夕何夕地何地,乃是新旧二世纪之界线,东西两半球之中央。 不自我先不我后,置身世界第一关键之津梁。 胸中万千块垒突兀起,斗酒倾尽荡气回中肠。 独饮独语苦无赖,曼声浩歌歌我二十世纪太平洋。巨灵擘地鑱鸿荒,飞鼍碎影神螺僵。 上有抟土顽苍苍,下有积水横泱泱,抟土为六积水五,位置落错如参商。 尔来千劫千纪又千岁,倮虫缘虱为其乡。 此虫他虫相间天演界中复几劫,优胜劣败吾莫强。主宰造物役物物,庄严地土无尽藏。 初为据乱次小康,四土先达爰滥觞。 支那印度邈以隔,埃及安息侯官严氏考定小亚细亚即汉之安息,今从之。邻相望。 地球上古文明祖国有四:中国及印度、埃及、小亚西亚是也。 厥名河流文明时代第一纪,始脱行国成建邦。 衣食衎衎郑白沃,贸迁仆仆浮茶梁。 恒河郁壮殑伽长,扬子水碧黄河黄。 尼罗埃及河名。 一岁一泛溉,姚台姚弗里士河、台格里士河皆安息大河名。 蜿蜿双龙翔。 水哉水哉厥利乃尔溥,浸濯暗黑扬晶光。 此后四千数百载,群族内力逾扩张。 乘风每驾一苇渡,搏浪乃持三岁粮。 汉书《西域传》言:“渡西海不得风,或三岁乃达。” 西海即地中海也。 就中北辰星拱地中海,葱葱郁郁腾光铓。 岸环大小都会数百计,积气淼淼盘中央。 自余各土亦尔尔,海若凯奏河伯降。 波罗的与亚剌伯,二海名。 西域两极遥相望。 亚东黄渤谓黄海、渤海。 壮以阔,亚西尾闾身毒洋。 谓印度洋。 斯名内海文明时代第二纪,五洲寥邈殊未央。 蛰雷一声百灵忙,翼轮降空神鸟翔。 哥伦布初到美洲,土人以为天神,见其船之帆,谓为翼也。 咄哉世界之外复有新世界,造化乃尔神秘藏。 阁龙日本译哥伦布以此二字。 归去举国狂,帝国挟帜民赢粮。 谈瀛海客多于鲫,莽土倏变华严场。 朅来大洋文明时代始萌蘖,亘五世纪堂哉皇。 其时西洋谓大西洋。 权力渐夺西海谓地中海,用汉名也。 席,两岸新市星罗棋布气燄长虹长。 世界风潮至此忽大变,天地异色神鬼瞠。 轮船铁路电线瞬千里,缩地疑有鸿秘方。 四大自由谓思想自由、言论自由、行为自由、出版自由。 塞宙合,奴性销为日月光。 悬崖转石欲止不得止,愈竞愈剧愈接愈厉卒使五洲同一堂。 流血我敬伋顿曲,觅得檀香山、澳大利亚洲者,后为檀岛土民所杀。 冲锋我爱麦寨郎。 以千五百十九年始绕地球一周者。 鼎鼎数子只手挈大地,电光一掣剑气磅礴太平洋。太平洋,太平洋,大风泱泱,大潮滂滂。 张肺歙地地出没,喷沫冲天天低昂。 气吞欧墨者八九,况乃区区列国谁界疆。 异哉似此大物隐匿万千载,禹经亥步无能详。 毋乃吾曹躯壳太小君太大,弃我不屑齐较量。 君兮今落我族手,游刃当尽君所长。 吁嗟乎,今日民族帝国主义正跋扈,俎肉者弱食者强。 英狮俄鹫东西帝,两虎不斗群兽殃。 后起人种日耳曼,国有余口无余粮。 欲求尾闾今未得,拚命大索殊皇皇。 亦有门罗主义北美合众国,潜龙起蛰神采扬。 西县古巴东菲岛,中有夏威八点烟微茫。 太平洋变里湖水,遂取武库廉奚伤。 蕞尔日本亦出定,座容卿否费商量。 我寻风潮所自起,有主之者吾弗详。 物竞天择势必至,不优则劣兮不兴则亡。 水银钻地孔乃入,物不自腐虫焉藏。 尔来环球九万里上一沙一草皆有主,旗鼓相匹强权强。 惟余东亚老大帝国一块肉,可取不取毋乃殃。 五更肃肃云雨霜,鼾声如雷卧榻傍。 诗灵罢歌鬼罢哭,问天不语徒苍苍。 噫嚱吁,太平洋,太平洋,君之面兮锦绣壤,君之背兮修罗场。 海电兮既没,舰队兮愈张。 西伯利亚兮,铁路卒业,巴拿马峡兮,运河通航。尔时太平洋中二十世纪之天地,悲剧喜剧壮剧惨剧齐鞈鞺。 吾曹生此岂非福,饱看世界一度两度兮沧桑。 沧桑兮沧桑,转绿兮回黄。 我有同胞兮四万五千万,岂其束手兮待僵。 招国魂兮何方,大风泱泱兮大潮滂滂。 吾闻海国民族思想高尚以活泼,吾欲我同胞兮御风以翔。 吾欲我同胞兮破浪以飏。 海云极目何茫茫,涛声彻耳逾激昂。 鼍腥龙血玄以黄,天黑水黑长夜长。 满船沉睡我徬徨,浊酒一斗神飞扬。 渔阳三叠魂憯伤,欲语不语怀故乡。 纬度东指天尽处,一线微红出扶桑,酒罢诗罢但见寥天一鸟鸣朝阳。
热门搜索:迅雷7官方下载官网细菌性感冒女明星名单大全明星抽奖系统10大最不干净的女明星2020迅雷beta版本下载性感比基尼美女图片性感的美女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